找到相关内容2012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识--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唯识--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  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,唯识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,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。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、学者的有关唯识讲义、文章,摘要编辑如下,以便大家对唯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。如有不当之处,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。  在此,向释正刚、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!  一、唯识大意 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,山川日月、草木云霞、流水落花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2860605.html
  • 唯识上的唯识义—济群法师开示

    传统的说法分为二类:一日唯物,一日唯心。其中唯神、唯理都是唯心的范畴。   唯识在哲学的分类中,是属于唯心一系,所以在唯识家的经论中,唯识有时也称唯心,但唯识家的唯心,与西哲所说的唯心,不论在内容、范围或说明的方法上,都有着很大的不同。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,看看唯识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。   二、什么叫唯识   唯识、也称唯心。梵语摩恒刺多、汉译日唯,是简别义。梵语毗若底,汉译日识,是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唯识|济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01252248.html
  • 慧愷、真谛与早期唯识的命运

    慧愷、真谛与早期唯识的命运  徐文明  摘要:本文对于慧愷从真谛的史事进行了考察,指出慧愷前后两次从真谛,但真正参与译经并发挥核心作用始于第二次。真谛弘法非时、屡受挫折有多种原因,其不谙政治、所投非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,这不仅决定了真谛本人及其僧团的命运,也使早期唯识注定了偏居一隅、不绝如缕的悲惨遭遇。  关键词:慧愷,真谛,唯识,玄奘,命运。  慧愷(518-568)是真谛(499-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8.html
  • 唯识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

    唯识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——在闽南佛学院为第六届学员所作的开示   济群法师  在汉传佛教里,八大宗派都有各自依据的经典,唯识宗也是同样。和其它宗派相比,它所依据的经论是最多的,共有六经十一...重要依据典籍之一。唯识的依据典籍虽有六经十一论,但不是说非要把六经十一论都读透了,才知道唯识是怎么回事。这对于一般人来说,无疑是非常困难的,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几部重要的经论精读几年,朝斯暮斯地研究,力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5639941.html
  • 唯识建立之缘起 (上)

    唯识建立之缘起 (上)  唐思鹏  唯识建立之缘起,可从两个方面加以介绍。一是佛陀时代唯识的最初出现与建立,二是无著时代唯识的再出现与再建立。   一、佛陀时代唯识的最初出现与建立  (一...阿毗达磨大乘经》境、行、果三都已具备,为何唯识宗还要将其余四经一并纳入,共为六经,以作为立教的根本经典呢?   以上所述,是为佛陀时代唯识的最初出现与建立。(待续)     注释及参考资料:   [1]《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850420.html
  • 论述唯识三能变思想(2)

    ,染污心所行蕴所摄,随烦恼起故,  亦名随烦恼,不名烦恼,非根本故。[113]  唯识为什么唯以此忿等十个小随烦恼;无惭和无愧两个中随烦恼;掉举、昏沉等八个大随烦恼的二十个随烦恼心所名为随烦恼心所呢...的独行不共无明称为主独行无明;与二十随烦恼相应的无明称为非主独行无明。[135]   唯识当中,不共无明是第七识末那识存在的主要根据之一,如果没有第七末那识,就不会有不共无明。所以把不共无明作为第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155698.html
  • 唯识“虚妄分别”之研究

    唯识“虚妄分别”之研究 陈一标国际佛学研究创刊号(1991.12)页187-205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 “三界心心所 是虚妄分别 唯了境名心 亦别名心所” 虚妄吩别是摄尽一切心、心所法,亦即是作为识的自性,站在唯识的立场,此虚妄分别也担负了宇宙一切法的缘起流转,亦即一切...

    陈一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145690.html
  •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举行唯识讲座

    2009年5月27日上午,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举办“法相唯识中转识成智理论的建立”学术讲座,香港慈氏学会导师王联章应邀主讲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段玉明教授主持,宗教所所长李刚教授、张钦教授,及研究所宗教专业的硕、博士研究生及佛学爱好者40余人聆听了讲座。 王联章首先对法相唯识转识成智理论内容的解析。其次是对法相唯识转识成智理论难点的释惑。最后,王联章总结了法相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17312281960.html
  • 从缘起论角度解析法相唯识(之一)

    从缘起论角度解析法相唯识(之一)  原发表于《灵山海会》第二十三期,2007年春,略有改动  作者:孟领   由释迦牟尼(佛陀)开创的缘起论[1],既清除了宇宙的造物主,也清除了人生的主宰神,为人...全无规则可循。在古印度,佛陀入灭后,部派竞兴,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之说;后有大乘兴起,进入大小并行时期。初、中期大乘又分为中观唯识和如来藏三大流,合流的后期大乘演化成密教。从阿育王时期起,佛教渐具...

    孟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149747.html
  • 佛教唯识与现代心理之不可比性简析

    佛教唯识与现代心理之不可比性简析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王宝坤  内容提要:在中国近代,有识之士将佛教唯识与西方哲学文化相抗衡和比较,虽然一度促成了唯识的复兴,但今天看来,这样的类比,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不可比性。同时,由于唯识突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特点,使部分人欲将唯识与西方现代心理进行比较,寻求其相通相应之处,这也没有充分估计到唯识的特殊之处。笔者以对唯识的初步接触...

    王宝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5561718.html